2004年11月16日 星期二

品牌的附魔

嘴兼三頭六臂作家吳淡如是這樣詮釋今日越見走火入魔的品味文化:「把「對自己好」解釋成『買東西對自己好』,但在精神上對自己實在不夠好;一直堅持著穿衣品味,對於自己的未來卻毫無品味。在社交場合全身名牌者有兩種人,一是真正有錢人,二是時尚窮人,前者錢多到買什麼都無所謂,後者外表越光鮮,內在越惶恐。一個人『名實不符』的落差越大,自信的堤防越容易崩潰。

關於品味,倒覺得不必用那麼除魅務盡的眼光去看待。不能說迷戀名牌就一定是罪惡的,那些昂貴耗費大量手工製造的東西,當然有它不可移易的價值。雖不是絕對,但不可否認,名牌確實是架構品味的因素之一。人類因過度消費造成問題,卻把所有的問題全推到被消費的物品上好像也不太對勁。所以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態度,你是以怎樣的心理準備去看待那些名牌,以卡養卡豁出去買名牌,好填補自己不足的自信心,還是冷靜去品嘗它的氣氛質感,純粹為了美感而激發想擁有那些昂貴商品的慾望。

如果消費者連一點點獨立思考的能力都沒有,量推銷手法再憋腳的商人都能成為川普接班人

四年前加拿大作家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出版過一本《No Logo》,講的就是知名品牌如何席捲整個世界,讓單一性的品味形成一種全球化趨勢的狀況,把對品牌與消費文化的批判做了清楚的總整理。據說影響力之鉅,使本書被視為左派經典,《泰晤士報》則稱作者為「三十五歲以下對世界最具影響力的人」。

台灣的跟風一向比國際觀點慢半拍,不過這幾年好像也稍微嗅到這種品牌反思的味道。在知道了NIKE的血汗工廠,知道了星巴克的咖啡有些是由童工、有害殺蟲劑以及被剝削的勞工種植出來的,單一消費文化美其名為全球化,但最後裨益的還是一小撮資本家之後,一度以為自己的血管裡,也流著這種濃烈如伏特加的反抗因子。

不是布爾喬亞或BoBo族(遠目),但終究是過度理性,神經太敏感的人吧,實在很難避免群體動物那種與生俱來的奴性,當發現自己和別人不同的時候,就緊張個半死。不過真要把每件事物背後的道德成分都考慮進去,再多腦漿恐怕也不夠用。

關鍵在於,我們無法在不純粹的世界裡,追求一種單向度的思考方法,進行死後也不見得有的末日審判。

真要說的話,附魔的不是昂貴的名牌商品,而是那些價值觀扭曲的消費態度,不是將面前皮革當藝術品揉製的手工皮匠,而是那些穿著Bally皮鞋,卻一心只想把全世界品牌集團化(沒有考慮到品味單一化危險)的貪心資本家。這年頭,屈臣氏我敢發誓那種slogan,聽來只會令人倍覺刺耳。美化商品或許只是刺激消費的手段,但資本主義背後的殘酷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刻意去隱瞞,哪天要是蕾絲洋裝下的惡魔禁不住貪慾蹦了出來,反更顯怵目驚心。

那些過度消費後使人感到空虛不安的因素,哪裡僅是冰棒太甜造成的! 以現在資本主義市場機制之層次薄弱,想要一勞永逸解決這些被刻意遺忘的問題,魚與熊掌兼得,看來有的等了,尤其在這些東西,很顯然無法用簡單的二分法來作區隔的時候。畢竟,傳達「啟示」的同時可能也在鞏固「偏見」,不論這「啟示」是來自魔鬼或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