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7]
- 05/04 09:03, 2007引述 :『同時也可以思考,許多人甚至還對於鍵盤不熟悉,敲一個小時敲不出500字;許多人也許還在用IE,不曉得為了什麼一定要換Firefox;許多人開了Blog,卻不知道怎麼走入Blogpsphere裡去看、去對話,找不到題材寫......當我們爬上一個資訊落差的高原,在高原上一步一步登著時,卻忽略了還有相當多的人還困在懸崖底下,上不來。』( )
標籤宛如一把劍,劍刃刀柄皆可握。
許多時候,我們喜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闡述特例不能當通則的種種理由,或悲觀的認為差異∕無差異只是各自有所盤算的理想面向抵消,但至少,最低限度那都替我們保留了未完成搖擺餘裕的可能性。餘裕拿來幹啥用?白話一點講就是用來浪費的,例如讓部落客浪費時間在網路上種田,農夫(或各種無法被經濟學定義下的價格原則給收納進去的價值追求者,如明明有新住所卻還是執著舊破屋的樂生老人們)浪費氣力在田裡寫日記,然後慢慢的,「浪費」的時間累積的夠久夠深入夠點線面後,乍看之下路徑不同,最終關懷相同的兩者會以看不見的渠道作匯流,互相灌溉長成可堪期待的東西。
甚至到最後根本長不出東西,但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於,那已經讓原本毫無交集的兩股孤單力量認知到會合的可能性,從而漸漸信任對方是可依靠的種植各種作物的夥伴,讓彼此能懷抱愉悅的信心期待他日再次田地喜相逢。此為人類作為群體動物的最高貴質素表現之一:每個人都不一樣,而且很可能會一直不一樣下去,卻猶能在某種不可知默契下達成相濡以沫的可能。
我們可以這麼說,餘裕始終有別於單面向的迅捷有效率,在本質上都更適合融合而非對立,傾向嘗試溝通而非確立僵固解答,如同小說故事裡某位寂寞的吟遊詩人在荒原偶遇一旅行商人,總會忍不住上前對之彈琴唱歌而非搶掠其實在荒蕪界域根本無用武之地,具有驚人實體價格卻無深沈內裡價值的珠寶黃金云云,那樣的對於善與美以及理性主義正直誠實的基本人性期待。
另一方面,這也是所謂「視為展現後現代主義『去統一』、『去二元』的演示場」的想望根基,一種本雅明式「藝術」經過大量複製後導致上下權力關係崩解,讓現實更顯多元的抒情想望。雖然本雅明原本擔心的是這種讓藝術保有靈暈的力量之破除,會被法西斯獨裁者運用在無溝通的政治和戰爭的美學化與宗教化上頭,以同樣的大量複製方式滲入每個人心中。巧合的是,某種面向,這剛好又是網路混亂不具永恆權威隱約透露出的「反面恩典」。
於是,表面上部落客∕農夫可能天真地什麼都沒真的達成過,或只會以乍看之下肚臍眼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杞人憂天,以各自的立場堅守頑固不退讓,然而總體這個「圓」要避免單一力量的獨裁,要自主持續轉動/不轉動,無非就是要靠這些各自領域的想像的浪費時間去推行,也就是各種摩擦力的交互運用。並非都一樣就好,並非意見不同就是孤僻,中心點確立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依照當初國四班某位老師的認真解釋,在摩擦力為零的表面上放一物體,施以有限動能,此物體將會永恆前進云云,即使像這樣明明可以一勞永逸不拖泥帶水,我們到最後還是寧願相信永恆抵抗順暢前進的這種惱人摩擦力是必要的,是更值得追尋捍衛的,因為所謂的人以及其理想,並不單單建構在不斷前進再前進而已,某些時刻,我們必須減速修正轉彎,必須停下回頭觀望,對生命投以質疑困頓而非一心一意全然交付,如此更庸人自擾卻也深化廣闊我們內裡的渠道更不完美地像個人。換個角度來看,即使以神的至高無匹立場來說,全知全能的神都是和人格的神互相矛盾牴觸的,將神分析成萬能大自然法則近似於危險無神論(當然是對宗教信仰而言)的史賓諾莎即是這麼幹。
唐諾是如此談論宗教運作與小說價值之間的矛盾:
「小說的預言,通常不是可知的,而是可感的。而恰恰因為小說以如此隱晦的、回歸事物自身的非預言形式預言,因此,比起基督教那種宗教概念式的,或馬克思那種準宗教概念式的,它毋寧是健康而安全的,它不壓迫你,不徹底擊碎你,它沒要你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另外一個人,它也不召喚流淚認罪、一夕間大徹大悟(你相信人生有這麼戲劇性的事嗎?)的信眾,它只是給與你,而不是拿走你。」
「好心宗教的卸除方式,基本上不出於,它們藉著神的引入,一個萬能大智慧者大意志者的引入,把不可知的未來轉成一種不移的確信,由此建構起一套對萬事萬物如套裝軟體般明白好用的解釋,至於那些太過紛雜,彼此矛盾傾軋不好收攏的事物豐碩層次,宗教教導我們以避開臉不看的方式來消滅它們。簡單有效,人不必再神經自苦,但如此小說大概也跟著沒有了。」
基於小說總是處於權力反側主流意識形態邊緣,並經常(容或有程度規模分別)對不義施以質疑這樣的原始功能與特性,網路/部落格/部落客/公民新聞/社會性書籤在許多時候也被投以類似的理想化期待--它不總是立即有效,卻讓我們始終保持清醒;它不傾向一次性解決,卻使我們在過程中獲得力量--或許,這就是除了必要的身份認同以及各種立場定位,好使用來闡述理論並互相溝通(基本上『唯一』是不需溝通的)之外,我們也要同時謹記在心的核心事項,轉動的圓心所在。
許多時候,我們喜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闡述特例不能當通則的種種理由,或悲觀的認為差異∕無差異只是各自有所盤算的理想面向抵消,但至少,最低限度那都替我們保留了未完成搖擺餘裕的可能性。餘裕拿來幹啥用?白話一點講就是用來浪費的,例如讓部落客浪費時間在網路上種田,農夫(或各種無法被經濟學定義下的價格原則給收納進去的價值追求者,如明明有新住所卻還是執著舊破屋的樂生老人們)浪費氣力在田裡寫日記,然後慢慢的,「浪費」的時間累積的夠久夠深入夠點線面後,乍看之下路徑不同,最終關懷相同的兩者會以看不見的渠道作匯流,互相灌溉長成可堪期待的東西。
甚至到最後根本長不出東西,但真正有價值的地方在於,那已經讓原本毫無交集的兩股孤單力量認知到會合的可能性,從而漸漸信任對方是可依靠的種植各種作物的夥伴,讓彼此能懷抱愉悅的信心期待他日再次田地喜相逢。此為人類作為群體動物的最高貴質素表現之一:每個人都不一樣,而且很可能會一直不一樣下去,卻猶能在某種不可知默契下達成相濡以沫的可能。
我們可以這麼說,餘裕始終有別於單面向的迅捷有效率,在本質上都更適合融合而非對立,傾向嘗試溝通而非確立僵固解答,如同小說故事裡某位寂寞的吟遊詩人在荒原偶遇一旅行商人,總會忍不住上前對之彈琴唱歌而非搶掠其實在荒蕪界域根本無用武之地,具有驚人實體價格卻無深沈內裡價值的珠寶黃金云云,那樣的對於善與美以及理性主義正直誠實的基本人性期待。
另一方面,這也是所謂「視為展現後現代主義『去統一』、『去二元』的演示場」的想望根基,一種本雅明式「藝術」經過大量複製後導致上下權力關係崩解,讓現實更顯多元的抒情想望。雖然本雅明原本擔心的是這種讓藝術保有靈暈的力量之破除,會被法西斯獨裁者運用在無溝通的政治和戰爭的美學化與宗教化上頭,以同樣的大量複製方式滲入每個人心中。巧合的是,某種面向,這剛好又是網路混亂不具永恆權威隱約透露出的「反面恩典」。
於是,表面上部落客∕農夫可能天真地什麼都沒真的達成過,或只會以乍看之下肚臍眼的方式去思考問題杞人憂天,以各自的立場堅守頑固不退讓,然而總體這個「圓」要避免單一力量的獨裁,要自主持續轉動/不轉動,無非就是要靠這些各自領域的想像的浪費時間去推行,也就是各種摩擦力的交互運用。並非都一樣就好,並非意見不同就是孤僻,中心點確立就可以了。
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依照當初國四班某位老師的認真解釋,在摩擦力為零的表面上放一物體,施以有限動能,此物體將會永恆前進云云,即使像這樣明明可以一勞永逸不拖泥帶水,我們到最後還是寧願相信永恆抵抗順暢前進的這種惱人摩擦力是必要的,是更值得追尋捍衛的,因為所謂的人以及其理想,並不單單建構在不斷前進再前進而已,某些時刻,我們必須減速修正轉彎,必須停下回頭觀望,對生命投以質疑困頓而非一心一意全然交付,如此更庸人自擾卻也深化廣闊我們內裡的渠道更不完美地像個人。換個角度來看,即使以神的至高無匹立場來說,全知全能的神都是和人格的神互相矛盾牴觸的,將神分析成萬能大自然法則近似於危險無神論(當然是對宗教信仰而言)的史賓諾莎即是這麼幹。
唐諾是如此談論宗教運作與小說價值之間的矛盾:
「小說的預言,通常不是可知的,而是可感的。而恰恰因為小說以如此隱晦的、回歸事物自身的非預言形式預言,因此,比起基督教那種宗教概念式的,或馬克思那種準宗教概念式的,它毋寧是健康而安全的,它不壓迫你,不徹底擊碎你,它沒要你變成另外一個樣子另外一個人,它也不召喚流淚認罪、一夕間大徹大悟(你相信人生有這麼戲劇性的事嗎?)的信眾,它只是給與你,而不是拿走你。」
「好心宗教的卸除方式,基本上不出於,它們藉著神的引入,一個萬能大智慧者大意志者的引入,把不可知的未來轉成一種不移的確信,由此建構起一套對萬事萬物如套裝軟體般明白好用的解釋,至於那些太過紛雜,彼此矛盾傾軋不好收攏的事物豐碩層次,宗教教導我們以避開臉不看的方式來消滅它們。簡單有效,人不必再神經自苦,但如此小說大概也跟著沒有了。」
基於小說總是處於權力反側主流意識形態邊緣,並經常(容或有程度規模分別)對不義施以質疑這樣的原始功能與特性,網路/部落格/部落客/公民新聞/社會性書籤在許多時候也被投以類似的理想化期待--它不總是立即有效,卻讓我們始終保持清醒;它不傾向一次性解決,卻使我們在過程中獲得力量--或許,這就是除了必要的身份認同以及各種立場定位,好使用來闡述理論並互相溝通(基本上『唯一』是不需溝通的)之外,我們也要同時謹記在心的核心事項,轉動的圓心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