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機靈的味道



近身體不爽快所以人完全枯萎化,剛剛還變本加厲半夜痛到失眠,只好隨機轉開電視,斷續從第一集後半部開始看《料理新人王》,想稍微轉移注意力,結果一碰就整個被迷住,居然還興奮到猛拍床墊嗨到不行,轉瞬又變成一尾活龍!

先講另一件事,如果是跟著電視臺追日劇的人,從《醫龍2》接著看《料理新人王》一定會有種鬼打牆,呃,我是指似曾相識Deja Vu的感覺,因為幾乎同檔的《醫龍2》裡至少就有三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員重復出現在《料理新人王》當中,然後再前面一點《交響情人夢》算進去的話,那就是四個了,若再前面前面一點《我的人生路》也算進去的話,那就是五個了......(以下三千字恕刪),總之這幾年台灣的日劇播放步調感覺逐漸和日本接近,意思就是影視流行間隔的落差越來越小,從演員的角度去觀察,又可解讀成台灣的觀眾越來越能不失真(雖然不乏耐看經典,但日劇基本上是和潮流相當程度交纏在一起)看到日本當紅一線演員的精湛演技示範,於是伴隨著似曾相識感覺之後,我的腦海中突然恍然大悟。

當看到北村一輝從原來不論《夜王》或《醫龍》那些妖氣衝天的角色,瞬間大逆轉變成《料理新人王》笑容陽光燦爛又完全不違和的優質服務生時,我腦中突然叮咚了一下--原來這就是強大體制所帶來的優勢--戲劇工業的分工上一篇《雜談《我在墾丁*天氣晴》與其他》已經提過了,若從演員的角度去剖析,除了本身演技之外,一個持續穩定推動的體制,的確是讓演員演藝技巧得以滋養茁壯的不可或缺因素,稍微跨領域的例子,你看當年一個小小的連環泡固定短劇,就培養出多少現今台灣綜藝界骨幹。

因為有穩固的執行系統,就算偶爾一兩部戲垮掉也有本錢繼續運轉下去,白話一點講就是演員不怕沒工作,只要有才華,你專心去揣摩表現出來就可以了,加上腳本角色導演運鏡,甚至小到演員走位燈光安排道具擬真 (《醫龍2》那個滿身帶血的新生假娃娃,大概嚇到不少人吧)等等細節的點滴累積輔助,日劇之所以會有歷久彌新的魅力,的確並不僅是因為盲目哈日偶像行為使然。真要說盲,我從國中拿自己手工錄製的《東京愛情故事VHS錄影帶去泡馬子到現在,至少寫輪眼也該開始轉動了吧。這就是所謂人是活的體制是死的, 一個好的系統運作環境就是要兼顧活與死的餘裕,並且從長遠經營的眼光來看,完整度是必須謹慎要求的(筆記)

扯太遠了,回到《料理新人王》。

詳細情節介紹請看這裡,緯來未免太熱心把全部劇情都寫出來,請自行小心別被雷到,再來只簡單講一下讓我嗨到拍床板的部份。

這戲雖然只看完一集,但基本上劇情走向已經可預測出來,關鍵字就是「成長」,要說目中無人應該也不算,充其量是過度天真吧,菜鳥廚師男主角松本潤從小地方餐館出發,接著到東京六本木高級義大利餐廳開創歷史的奮鬥人生云云,第一集就是很典型震撼教育一切從零開始,無法適應大餐廳快速出菜步調的松本潤,被擁有華麗料理技藝的賢拜們電到「金帥帥」,小廚師唯一還擁有的一點點花生米雞雞般的自信,就是認為自己雖然手腳慢鈍,但比起味道絕對不輸人。

結果超酷主廚下班後丟給小廚師的評價居然是:「你的料理只是一種機靈的味道。」,言下之意,小廚師之前引以自豪的料理生涯,都只是模仿到皮毛,完全不具層次感。

以前在想像所謂的風格到底是甚麼東西的時候,用了一根路燈和一整座山去揣摩比喻:那些相隔距離很遠的路燈,到了晚上就自動打開,貌似光亮燦爛獨特動人,但其實每一座路燈的結構基本上並沒有太大差別。反觀我們遠眺一座山,乍看之下無法分出單一樹木草株的個別存在,但只消親自上山走一遭,就可清楚發現,不僅是樹木草株,就連在其上的隔夜露珠都是獨一無二的美麗。

前幾天才看完第二次的《交響情人夢》,當狂亂奔放鋼琴天才野田妹抉擇於到底要當個快樂玩音樂的幼稚園老師(兼屁屁體操指導員),還是完全集中注意力一口氣彈完華麗蕭邦練習曲然後腦燒自爆的本格派音樂家時,我也想到了一樣的東西:如果認為天才的本質是寫意瀟灑,那就錯了,天才的本質應該是難纏小強才對。

要說瀟灑寫意的話,勉強算有,那也是初始啟蒙的時候,人人看起來都像是百科大全式的不世出神童,但這種齊天大聖孫悟空彷彿拔毛成兵的神奇能力,皆只是最末端的靈光一閃,真的要成為像樣天才,你還得狠下心作抉擇,真正往那些不見底思想技藝靈魂無底洞一頭栽進去,打定主意一輩子不懷二志浸泡其中,否則,你就只能像《料理新人王》第一集裡面的松本潤一樣,永遠只是一種機靈的味道,一根時間到了就自動點亮的路燈罷了。

我的眼皮發出悲鳴了,先聊到這裡。總之就是心得分享外加murmur存量到頂忍不住要尻一下,才看一集就推薦未免太冒險,畢竟本人之品味慌亂算是有悠久歷史,好故事只講一半,那就跟半吊子天才一樣比庸才更醒目刺眼,接著看下去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