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龍之介曾說:「吾等人類,不會由於單一事件輕生。對我來說,是為了過去生活的總決算自殺。」,人會感到辛苦,感到困頓,並非一定指身體疲憊或明確的精神消耗,有時問題出在節奏感的混亂。不對就是不對,那是超出人與事的,並不是單純只要我怎樣作,結果就會變得更好。
情意結這種東西,並不是經過理性思維複寫過一遍就可以解決,一旦剛恢復正常的節奏感又跳針,它就會再次長出來。問題就在這裡,雖然別人也是依照自己的節奏感過生活,但他們並不會察覺你的不濟事,是因為你的節奏感發生混亂這種事情--人始終傾向依賴顯著的特徵去對另一個人做出可利用的評價--但有時這東西連自己都無法察覺,遑論同理心的擴散。所以,並不是拖欠房租或者沒辦法寫出很厲害的東西這麼簡單而已。不虞匱乏的人生,也不一定就比較幸福。
以前曾說過,長久以來基於複雜的「想」為基底的文字,與其說作用是寫「出來」,不如說是寫「進去」:一種以文字涵養文字的意圖,將概念具體化,疑惑的地方自然會清楚起來。
並非寫出來就一定辦得到(當然,這也要看什麼題材什麼事件),能夠就此改善問題,但至少不會像以前不思考的時期一樣,踢到某個銳角氣得要命卻不知道在氣什麼的焦躁無助。再沒有與自己為敵更致命的。
也許就是這樣。所謂自我圓滿式的寫作,需要的並不是竭盡所能創造出文采華美討人喜歡的字句,而是寫出那種包含著單獨屬於自己的「想」的文字。所以,順序應該是,當自己的內裏順暢了,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就順暢,讀的人也會有所感應。這種事情只有自己能夠察覺解讀,然後慢慢一點一滴執行建立。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寫作的「想」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