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這才是黑歷史XD




  陣子李安的電影《色,戒》在台灣上映進而引起各式風風火火的迴響,那景況就彷彿瞬間台灣突然多了N千個業餘影評似的,人人皆頭頭是道評論起《色,戒》這部電影如何又如何。記得在某處就看見有人對這種現象感到不以為然,言下頗有不應該以一介影迷自以為是想法去粗糙「解剖」別人心血結晶之意(之類的,詳細內容我忘了)。

  但我剛好相反,我真是愛死這些「亂七八糟」的「前閱讀」素材,例如一下子媒體報導馬英九先生為電影裡的愛國志士所打動而流淚,一下子就又有人跳出來說馬英九根本哭錯了,這部片骨子裡其實是在婊愛國志士,此話一出,又有人不滿,說李安才沒那麼有「正義感」,他自己就是外省人,而且還延伸批評李安從來都不描寫本土台灣人的故事諸如此類,總之真是一整個妙不可言,滿地打滾激歡樂!

  前幾天因為攻殼因為《這不是黑歷史!》這篇文章和bias來往交談的時候,我又想起此事,就是我們到底要怎樣去定義因一部褒貶各半評論紛雜的作品,所引起的各種自成一家或專業或僅是潦草心得抒發這樣的龐雜集體書寫現象,這到底對作品是加分,還是拖油瓶那樣的曖昧存在?

  關於這個提問,可能同樣在一瞬間就可以為我們又培養出N千個敏捷搶答者,但馮內果已經事先幫我們作出了其中一種最為溫柔的回應,他說:「藝術不是養家糊口之道。它們是一種非常人道的方式,能讓生命變得比較可以忍受。老天,玩藝術不管玩得好或爛,都能讓你的靈魂成長。」換句話講,當我們不斷喃喃自語於自身的貧乏的無故事可說的文化水準低下,其實最簡單的解決方法就是去玩藝術或去看別人怎麼玩藝術。既然我們不會因為自身的貧乏的無故事可說的文化水準低下而在生理上餓死,並且我們無法挨過的其實是另種一「餓」,那就停止喃喃自語,直接把力氣押到能令你「靈魂成長」的事物上。

  但,如果一部好/爛作品被人施以揣測作者意圖的意圖謬誤(intentional fallacy)或自我投入認同的感應謬誤(affective fallacy)時,難道我們就應該白白留給他人「靈魂成長」的空間,卻無法同時維持住自身的「感覺良好」嗎?

  這點,就要回歸藝術的本質,即「藝術是引誘,不是強姦」,桑塔格在《反對闡釋》裡繼續解釋:「藝術作品是一種體驗,不是一個聲明或某個問題的一個回答。藝術並不僅僅關於某物;它自身就是某物。一件藝術作品就是世界中的一個物,而不是關於世界的一個文本或評論。」同時也正因為藝術是「一種經過構思與設計之後提供不可抵抗之魅力的體驗」,我們便再無理由以自身的「感覺良好」回推到他人的意圖謬誤或感應謬誤,因作品的本質是獨立的,讀者的本質也是,唯一的允洽接合處只在於作品有辦法提供盡可能無限的「不可抵抗之魅力的體驗」,而讀者則有能耐接收盡可能永恆的「引誘」。藝術因此既是無限,也是有限。

  於是乎,自身的「感覺良好」,終究還得回歸到作品上頭,回歸到你怎樣去定義藝術的有限或無限。

  再多講一點關於網路集體書寫這件事。

  剛剛讀到一個詞叫做交混(hybridity),引用《關鍵詞200》的解釋如下:「『交混』不但可以去除制式的想像和疆界,在交混揉雜的曖昧地帶間,更可以提供各種多元想像與拒抗力道的發聲空間。」如果依照這樣的定義,我們幾乎可以直接把網路也填進這個過渡各種文化,既矛盾又模稜兩可的「第三空間」中。

  之前在《廚無視,不等同君子自來》也思考過類似的問題,那時我是這樣說:「在網路的寫或讀一事上,我們可以說諸如此類間隔曖昧的敘述方式,雖然有可能會帶來誤解,但我們不能就此斷論,此作法「只能」帶來誤解,因為節點互補狀況良好的話,也有機會形成美好延伸,營造出在左/右、公共/私密、男人/女人、嚴肅/通俗之外的第三空間(Third Space)。高調一點講這就是「創造力」,樸實一點我們稱為「轉折的餘裕」,此即網路「虛幻」魅力所在。對應到「現實」,我們通常習慣把「虛幻」當作某種意欲欺騙的企圖,卻忽略了語言背後的真相並不因表面形式而有所改變。

  交混至今還被視為一種過度樂觀的理論,最重要的關鍵便在於既然「第三空間」傾向開放空隙容納交流,這也意味主流文化強勢進入弱勢文化的動作,基本上和弱勢文化在「第三空間」展現反抗力道是同樣順暢無礙,而這甚至還只是假設主流文化並未一次押盡其所來處的自身龐大資源,以絕對失衡的態勢意欲同化「第三空間」的前提下。

   一如「廚無視,不等同君子自來」這個標題,廚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讓君子變多,就算看起來危機重重,我至今還是站在「過度樂觀」這一方,並作出如斯天真的許願:「我的確更傾向網路是一種自由主義的體現這般論點,而自由主義的精華就在於相信人的能力。一個人的能力展現基礎或更精確說,身為人的價值在哪裡?便在於「消極的自由」和「積極的自由」之雙重選擇權。雖然這樣的選擇權,乍看之下相當方便讓惡意生事者當作脫逃的任意門,但同時它不也很適合成為進入關注之事物本質的竹蜻蜓--網路就像小叮噹的異次元口袋,從當中取出的道具在交至大雄手上之前,是不會發生作用的。

  凡此種種。

  啊,差點忘了說,上頭亂跑野馬胡mur了一大堆,其實只是為了「我開新單元了喔」這件事來舖梗,【公安九課】,非常不拐彎抹角就是專門放攻殼相關文章,不過,還以為自己寫過更多篇呢,整理完之後,沒想到才一點點而已啊。

總之,我會繼續努力的。






【延伸閱讀】



久世英雄比較不一樣,至少他沒有切那種天真浪漫的詩人性格,或者應該這麼說,他心中對於革命的前提的確具有浪漫情懷,只是用現實主義的方式去執行罷了。除了臉部的造型,他和素子一樣,都是全身義體化,所以不管外型多麼類人,總是少了點人味,於是更近似那種超人式的完美英雄(他不動嘴講話的溝通方式便是一種具體特徵)。而且不同於電影版素子猶不斷發出存在主義式的喃喃自語,久世很早就確定了肉體的無意義,才會有帶領難民走向精神的解放,讓靈魂進入網路世界,在那裡獲得精神上的富足,不再受肉體所控制的理念。

--《攻殼機動隊2ndGIG初探(上)



這樣看來可以毫無顧忌直接稱少校為素子的那人,著實令人好奇他們之間的關係。素子大姐看起來實在不像是會在尋常政府單位”辦公”的那種人(你能想像派海豹部隊或SAS去站衛兵或耍帥戴墨鏡蒐證嗎?),就算公安九課本身在政府這個巨大機器裡,也是一種相當特立獨行的敏感雙面刃存在。 唯一的線索,我好像記得漫畫裡的素子似乎有個一課的同居男友呢...。

--《素子的,誰?



公安九課這個單位的個人戰鬥力之強悍,以及執行任務時的俐落程度始終為人稱道,但不得不考量的是,九課從來是一更適合小股特種戰鬥的警務系統下情報部隊,尤其對照到STAND ALONE COMPLEX最後幾集,公安九課被政府中的貪腐集團陷害,調動海軍特種精英海怪部隊圍逼幾至絕境,那種人數上與武力支援的無力感就更加明顯了。或許體認到這點,才會有S.A.C. GiG裡的新人補強動作。但總的來說,在任務需求與武力配置方面,九課還是更近似專精CQB(Close Quarter Battle,室內近距離戰鬥),卻有著美帝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簡稱NSA)情報資訊戰等級的SWAT Teams(Special Weapons And Tactics Teams,特別武器及戰術小組)。

--《獨裁的矛盾與好人王的怒吼》    



然而,因此就可以證明攻殼車擁有靈魂嗎? 攻殼TV第一部裡,素子因為擔心攻殼車的AI若繼續演化下去,將來或許會產生懼怕死亡的心理,造成任務的致命性失敗,於是將攻殼車調離了九課。不過在之後S.A.C. GiG的結局,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又再次展現出不輸人類的高貴情操。我們可以說,塔奇克馬們運用資料運算與情報蒐集的能力,獨立創造出一種全新樣態的靈魂,事實上那並沒有超出人或少於人的,只是剛好適合自己與生俱來的容器。但在此一容器裡的東西,也已經足夠讓那些為了私利自相殘殺的腐敗人類們,不得不相形見絀。

--《終章.攻殼車鎮魂曲



既然攻殼的世界是由這麼多存在著差異性的部份組成,刻意說是黑歷史有點太過,差不多就是平行宇宙吧,我倒認為如果不是惡意扭曲,只是簡化了某些設定,好來容納押井守/神山健治自身的獨裁掉書袋時間,基於我一向不喜歡不改不編的改編(如此一來我尊敬的猴子老頭,喜歡的塔奇克瑪就不可能出現在這個世界上了!)這樣的原則,況且這些改編源頭掛的還是他們自己的名字,也都算負了基本的責任(倒是不曉得關於這方面士郎正宗有無說過話?),至於喜歡或討厭,就歸於讀者/影迷的自由選擇了。

--《這不是黑歷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